“家校攜手,共育英才”家庭教育專家講座
作者: 攝影: 審核:吳麗華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4-18 閱讀次數: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奔彝ソ逃?,對孩子的影響遠比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重要。為架起家校聯系的橋梁,增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促進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所學?!奔彝?/span>教育講座在常熟國際學校進行,學校特邀家庭教育專家趙華教授就小學生家庭教育問題作了精彩的講解,來自四年級組的200多位家長聆聽了講座。
聽,教授這樣說……
講座中,趙教授以問題“孩子為什么不好教育?為什么家庭教育那么難?”為導入開始了講座,她結合工作與教育實際為四年級家長們詳細講解了具體案例和解決方法。
孩子厭學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么讓孩子產生了厭學的“后遺癥”呢?不同的案例在趙老師的精彩講解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案例一:在四川一所職高做講座,從校長處了解到學校里8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這讓我想要深入的研究。在講座時,我介紹自己的女兒是博士時,發現在場的家長和孩子投來羨慕的眼光。當問道“你們幾年之后想讀博士么?”,卻發現所有孩子的眼光都躲開了。我又問一位家長“想不想自己的孩子去讀博士么?”,家長卻說孩子不行。為什么這些在小學時成績優異的孩子們現在“不行”呢?他們缺失了自信。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自信“丟”在哪了呢?趙老師沒有先告訴家長如何改變,而是用心理暗示游戲“貓怕老鼠”,揭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評價習慣的可怕。
案例二:在各個教育調研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在生活中家長們一遍又一遍的批評孩子的錯誤,一遍一遍的指責孩子的缺點,一遍一遍的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當一個孩子,滿腦子都是自己缺點的孩子,就喪失了看到希望的能力,就不會自信的面對任何事情。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會適當的管住自己的嘴。多關注孩子的優點,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案例三:在上海搞調研時,遇到一個五年級的女孩,說她最討厭的事是上學,最大的愿望是想像爺爺奶奶一樣退休。當時我聽了非常吃驚,畢竟那時候的孩子的學習負擔還不那么重,厭學現象還不象現在這么普遍。
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為什么看見電腦就會玩電腦,看見手機的孩子就會玩手機,學習就是不行呢?對學習沒興趣,對自己沒信心,上課不想舉手發言,不想被別的同學笑話,課堂的注意力差。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會培養孩子做事的專注力。
趙老師帶來了5*5的格子,從1~25打亂順序隨意的擺放在格子中,用最短的時間按順序找到25個數字。在講解方法時,趙老師建議讓爸爸與孩子進行比賽,爸爸要適當的“輸”,用適當的語言激勵孩子“兒子,5在哪呢?”“老爸怎么就沒看見5呢?”“兒子,你的速度真快!”;要適當的鼓勵“雖然時間有點長,但是你可比爸爸的速度快多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孩子的自信,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進步,成績一定會逐漸提高!
我們還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改掉孩子的壞習慣。趙老師還說,每一個孩子都是零基礎來到我們面前的,那亂脫鞋子、亂丟衣服、玩手機、玩電腦的壞毛病都是從哪里學來的?基本上都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是老師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我們要發現自身的缺點,改變從我們家長開始做起!
聽,老師這樣講……
身為父母的我,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也會出現和各位爸媽一樣的問題。今天聽了趙教授講的這些方法,回家后我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做,和孩子一起成長。
---龔老師
面對學生,我一直很有耐心,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能夠耐心地引導,能夠和聲細語地教育;而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就會產生不良的情緒。試想是否是我的行為影響了孩子的成績、行為。今天聽了趙教授的講座,我決定自我反思,在當好一名合格教師的同時,也能當好一個合格的家長。
---顧老師
趙教授的講座讓我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深刻影響,在幼兒沒有形成認知能力時分辨是非,在他沒有形成壞習慣時培養好習慣。讓我感受到在擁有小生命之前,要發現自己身上的壞毛病,并改掉它。讓更好的自己迎接即將來臨的小生命,更好地對他負責。
---華老師
聽,家長這樣想……
一堂精彩的講座在陣陣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更多的是家長們從這場講座中對家庭教育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有的家長感言:
趙老師以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首先,作為家長要學會閉上嘴、停止手,要學會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其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積極健康的榜樣;第三,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父母親將與孩子共同學習與成長,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努力改正自己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基礎。
---四(2)班葛沁韻家長
感謝趙教授的講座,讓我學到了很多。首先,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孩子有愛心、愛長輩。其次,少批評、多表揚,孩子要努力,家長更要努力。為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自信,趙老師提議讓爸爸和孩子比賽,賽出注意力,賽出自信,賽出孩子與家長的愛。
---四(4)班吳宜霖家長
平日里很少關注孩子的家庭教育,今日聽了這次專家教育講座收獲很大,發現意義非凡,我決定從今天開始,管住自己的嘴,不講缺點,多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的信心。聽著講座,眼淚不住地流了下來,想起每次我不舒服的時候,孩子主動端水送飯,他這么的孝順,我怎么就沒有注意孩子的小優點呢?我要反思、檢討……
---四(3)班濮萬豪家長
…………
還有許許多多的內容,寫在那一張張反饋表上,寫得都是家長們真切的感受、深刻的反思。雖不能個個分享,但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他們的心里。
審核: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