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初寒,暖意人心
作者:許淼 攝影: 審核:支蓓奕 來源: 發布時間:2021-12-21 閱讀次數:
霜降初寒,暖意人心
在霜降這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共同進行了迎霜降的活動。老師先講述了霜降的由來,然后學生互相分享了關于霜降這一天的各地風俗以及學習了口耳相傳的諺語,最后大家還進行了柿子分享和賞菊活動。通過活動,老師和同學們不僅增進了相互之間的感情和互相學習了很多知識。雖說這天霜降初寒,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是暖暖的。
一.老師向同學們講述霜降節氣,并帶領學生去參觀學校里盛開的菊花。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八怠惫潥夥从车氖翘鞖鉂u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在講述節氣之時候,老師帶領著學生校園里找尋菊花,觀察菊花的形態,聞一聞菊花的香氣,感受菊花的美好。
二.小朋友們分享本地區的霜降習俗,并集體分享家里自己種植的柿子。
飲酒賞菊
因為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吃柿子
在中國泉州,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
吃鴨子
在閩南、臺灣地區,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鸨?。
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掃墓祭祖
部分地區會在這一天祭祖。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小朋友們發現大多數習俗都跟吃有關,然后家陸小朋友就分享了從家里帶來的柿子,同學們一邊吃柿子,一邊許下自己下一年的美好愿望,同時還互相提醒吃柿子后別吃螃蟹,提醒同學注意這兩種美味不能共享哦。
三.師生共同歡唱諺語
霜降蘿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氣暖和有青草。
霜降來臨溫度降,羅非魚種要捕光,溫泉溫室來越冬,明年魚種有保障。
種完麥,忙完秋,快采藕。
種完麥,忙完秋,割葦蒲,采雞頭(米)。
大家將這諺語通過自己喜歡的樂曲曲調一起唱一唱,邊唱邊想霜降這天的美好事項。
這天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教育了學生要珍惜時間,尊重習俗傳承,在活動中,師生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霜降初寒,但卻暖意人心。
審核:支蓓奕